《咨询的奥秘》 第一章 咨询为什么这么难
断断续续用了半年时间才读完了《咨询的奥秘》(今天一口气读了好几章),深感作为大牛咨询师,作者深谙计算机职场的人性,其中众多“法则”的总结无不精辟入骨,虽然鄙人不懂咨询,但从咨询的眼光和角度去看职场,不免有种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的彻悟。
草草读过一遍甚感粗糙,因此决定第二遍细细研读。下面我努力每一章都抽出时间写下读后感。
忽然发现,此书英文原版第一版竟出版于1986年,而内容时至今日依旧不过时。
第一章 咨询为什么这么难
咨询第一定律——不管客户和你说什么,问题总会有
是的,任何系统和设计总会有或多或少的问题,可能是无足轻重的功能补充,也可能是深藏不露的致命缺陷,或大或小,但总会有。
因为没有事物是完美的,所以缺陷的存在是必然的。每当有人向我滔滔不绝讲了一大堆关于他的想法,我都习惯性的点头表示“同意”,并很少打断。如果如此结束谈话,自然相安无事,我最担心的是他补上一句——“有没有什么问题?”。
问题总会有,一旦我一时提不出来任何问题,我知道,我一定是没有理解他的观点,他的话被我当做了耳旁风。
在面试新员工的时候,我也必然地在最后问对方有没有什么问题问我,往往我得到的答案是没有。在这个角度上,我并不喜欢没人任何问题的求职者。
在会议的末尾,主持人经常询问大家有没有问题,绝大多数情况下,会议室是沉默的。
显然问题的提出有助于消除歧义,增进理解,提高沟通效率;没有问题可能是不负责任、拖延症、懒惰的表现。
虽然别人的问题会一直存在,但不必指出得过于强烈,要照顾自尊,因此:
永远不要承诺百分之十以上的改进
这就相当于指出对方存在“很大”的问题,人非圣贤,这样指出问题无疑会招致对方强烈的反感。
如果出现意外:
如果不小心让改进超过百分之十,要确保没人注意到它
处心积虑,为对方留足面子,处世之道。
咨询第二定律——不管一开始看起来什么样,它永远是人的问题
诸多系统的异常在开始往往都被归咎于异常的客观事实,这种偏见非常地常见,人们在潜意识里往往不相信自己出了错。
另一种理解是,无论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,都可以归咎于人的管理失职,毕竟只有人才有主观能动性。一般来讲,人们对于难以预防的灾害,最多能够原谅一次,从第二次开始,都可以归咎于负责人对于经验总结的失察,于是:
马文定律——不管客户在做什么,都要建议他们做些别的
抛开咨询师和客户的关系不谈,由于当局者迷,当事人往往会深陷思维定势,不妨换个角度思考,很多时候只是睡一觉、喝杯茶,问题就迎刃而解。
咨询第三定律——永远别忘了客户是按小时付费,而不是按照解决方案付费的
这一句很容易被误解,它实际上是对人性的极其深刻的讽刺——我只要向老板表态我已经在解决问题了,这是最重要的,至于最终有没有解决——原本就不可能被解决啊,否则依我的能力,早就解决了!
这也导出了另一个推论:
你要是在意功劳记在谁头上,那就啥事也干不成了
人们需要保留一种底线的面子,不能做出证明他一无是处的事情,谁都不想承认自己犯有严重的错误。
咨询第四定律——要是他们没聘用你,不要帮他们解决问题
很容易理解,没主动问你,你就别瞎BB,招人烦。
树莓酱定律——铺的越广,摊得越薄
精力有限,战线不能拉得太长,顾此失彼。这也是信息守恒的一种体现。
温伯格双胞胎定律——大部分时间,在世界上大多数地方,不管人们有多努力,都不会发生什么大事
这印证了一句话,“努力了不一定成功,不努力一定不成功”,似乎,即使努力,成功的几率也是相当低的,很令人沮丧。但这是自然规律,熵增的趋势是极其平缓的。
书中有一句话很经典:对于世界上大多数系统而言,对于其下一时刻行为的最佳预测,就是和上一时刻做同样的事情。
在互联网这种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,常常会有新事物出现,往往冠以“革命性”的名头。然经过详细了解后就可以发现,大多数都只是旧瓶装新酒,仅仅对旧事物做了一定的改进,暂且不关心改进是否会带来其它的副作用,微小改进就难以称之为任何“革命”。遇到这种新事物的时候,先不要盲目追宠,相信温伯格双胞胎定律。
鲁迪黄萝卜理论——一旦你干掉了头号问题,二号问题就升级了
问题是没完没了的,队列不空,多次出栈后仍有队头。
所以,“咨询为什么这么难”?世界上的问题是无穷无尽的,而人们又不愿意被指出自己有问题,为了照顾人家的情绪,既不能改进过多,又不能包揽全部功劳。即便如此,纵然你再努力,能够做出实质性改变的机会仍然不大。作者在最后抛出了做咨询的三条困难定律:
- 要是不能接受失败,做顾问就永远不会成功
- 一旦消灭了头号问题,二号问题就升级了
- 帮助自己要比帮助别人更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