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侦探小五郎的初次登场——读江户川乱步《D坂杀人事件》》

本文整理自“莺见”微信公众号:


(全文约3300字,阅读大概需要6分钟)

继续阅读江户川乱步小说集《阴兽》中的《D坂杀人事件》。

这部短篇小说对于侦探小说特别对乱步本人来讲都是举足轻重的,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,里面不仅仅包含了多处经典推理元素,而且还是明智小五郎这位虚构名侦探的首次登场。很多朋友应该都知道,日本漫画中有多位人物就脱胎于明智小五郎,最著名的要数青山刚昌《名侦探柯南》中的毛利小五郎

接下来我们就来讲述这部小说的剧情。

“我”是一位无业的毕业生,租住在出租屋内,往往白天看书,晚上去街上的白梅轩咖啡馆久坐。咖啡馆的对面是一家旧书店,旧书店的左边分别是足袋店和荞麦面店,右边分别是钟表店和点心铺。

“我”在这家咖啡店曾认识过一位叫做明智小五郎的人,年龄和“我”相仿,也是一位侦探小说迷,看上去很聪明的样子。

这一晚,“我”依旧坐在咖啡馆里,眼睛盯着对面的旧书店。“我”曾在这家书店买过几本书,看店的是老板娘,听说她身上全是伤痕,隔壁荞麦面老板娘也是如此,怀疑是各自丈夫所为。在《阴兽》之后,这种孽待元素又被乱步带入了这起杀人案中。

书店的店面和里屋是带有格子缝的纸拉门,店主人通过可以在里屋休息,同时通过格子缝看管店面。“我”喝咖啡的工夫,偶然间看到旧书店内屋的灯忽然被关掉了,纸拉门的格子缝也被合上了,感到很疑惑。因为这个时节仍然很闷热,而且时间还早,况且为了防止偷书贼,不应该关上格子缝。

“我”一直盯着书店,却没有看到老板娘的任何动静。这时,穿着粗条纹浴衣的明智小五郎从街上走进了咖啡馆,和“我”交谈了起来。

“我”们一边聊着一天不约而同把目光看向旧书店,这才得知书店老板娘和明智在小时候互相认识。不一会儿的功夫,二人就发现了4个偷书贼光顾书店,但是纸拉门却始终没有打开过。半个钟头后,两人决定前去书店查看。

“我”和明智小五郎进入书店,将纸拉门推开一条缝隙,隐约看见内屋内的角落里有一团黑影。明智将电灯打开,赫然看到那团黑影就是老板娘的尸体。

明智跑出门外找到电话亭去报警,我留在原地。在这个间隙,我观察到老板娘的脖颈处有很深的掐痕,似乎是被勒死的。

警察来了之后开始做调查,“我”也口述了前面一个小时的经历,包括电灯和纸拉门的格子缝被关闭。

由于“我”可以作证没有任何人从前门出来,那么案犯只可能从后门或者二楼离开。这一排店铺的后门是连通的,向外只有一个胡同出口,出口处的冰激凌摊小贩可以证明没有任何人走过那里。而二楼又有很多人,走过一个人不可能不被看到。现在嫌犯的去向成了一个谜。

警察收集了明智的指纹,由于“我”看见电灯关闭的缘故,怀疑案犯会在开关上留下指纹。此外,警察还找到了两名案发时在书店看书的学生。他们的证词带来了更多疑惑。

两名学生陈述在格子缝被关上前他们听见里屋传来奇怪的声音,等他们看向纸拉门时,似乎看到一名男性,随后格子缝就被关上了。所不同的是,他们看到的那位男性的衣服颜色,一个认为是黑色的,一个认为是白色的。而警察不认为他们中的任何一位在撒谎。

接着,电灯开关上的指纹检查结果出来了,除了明智的指纹外,没发现其他的,猜测可能是明智不小心将之前的指纹全部抹去了。案件这时候似乎陷入了僵局。

转折

十天后,“我”带着收集的信息和自己的推理成果,第一次前去拜访明智小五郎的家。乱步笔下的明智形象是废寝忘食、博学多才、不拘小节的,但在推理上却疯狂而敏锐,非常类似于柯南·道尔的福尔摩斯。

“我”进入明智房间后,对室内的陈设感到异常震惊。因为房间里摆放非常多的书,都快到天花板了,以至于几乎没有任何生活设施。“我”勉强找到一处坐下,与明智开始了一场推理盛筵。

首先,关于那两位学生看到的嫌疑人衣着颜色相反的问题,原因是这样的,他们透过格子缝看到的人,正穿着黑白相间的条纹衣服,而且条纹刚好与格子缝重合,二人观察的角度不同,因此看到颜色正相反。

电灯的开关面板上只有明智的指纹,却没有书店主人的指纹,这也是一个疑点。警方认为可能是明智开灯时正好将之前的指纹,包括可能存在的凶手的指纹覆盖住了。“我”不这样认为,因为指纹是一道一道的纹路,不同人的指纹混在一起,相互覆盖的几率太小了,只可能是嫌犯故意为之。

“我”推测,凶手关灯离开现场时,一定是忘记了开关上可能留下的指纹。但此时再回去清理则过于明显,有一种方法是,装作案件的第一目击者,顺理成章回到现场开灯,那么留下指纹就有了合理的解释。

第一目击者是行凶者是悬疑小说的惯用伎俩,存在于乱步的“欺瞒谱系”列表里。这里的行凶往往发生在发现现场之前,但是有脑洞大开者,在进入现场时行凶也有案例。

至于凶手作案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(那两位学生注意到了轻微的声音),则是因为凶手和老板娘可能认识。

那么嫌犯时到底是如何离开现场的呢?“我”关注到了旁边的荞麦面店,因此去问店老板当晚是否有人借用过厕所,因为通过后门的厕所可以直接抵达旧书店。店老板回答果然有人,但是不记得长相了。

讲到这里,我们也大致能猜到了,“我”的上述推理,所有线索都指向了明智小五郎,他当天穿着粗条纹浴衣,与旧书店老板娘认识却没有告诉警方,且通晓推理,做出上述借用厕所来掩人耳目的行为并不困难。

“我”正等着明智的反应,沉默片刻后,他竟然放声大笑起来,这简直是对“我”的侮辱。接着,明智道出了真相,他的结论和“我”大相径庭。

明智虽然认识书店老板娘,但却不熟悉,因此未将二人相识的信息告知警方。况且当时明智只是案件目击者,并非嫌犯,没有义务告知此事。

当晚“我”在咖啡馆偶然看到的电灯熄灭,经过明智的调查,原来是灯的钨丝断了,并非有人主动关灯。在发现老板娘尸体后,二人慌乱间碰到了电灯,导致钨丝重新接上,这才让电灯重新点亮,因此开关上才只有明智一人的指纹。

至于那两位学生看到的男人穿着颜色相反的衣服,并非因为他穿着条纹以及观察角度的不同,完全是由于人的记忆力的不可靠,在回忆时笃定的细节其实并非真相,并列举了历史上的一些案例。

这里让我想起了前不久阅读的《乌合之众》一书中关于群体幻觉的内容。

最后至于借用荞麦面店厕所的男人,其实也并不存在,完全是店老板在“我”的引导下临时编造的谎言。

那最终谁才是凶手呢?答案就是荞麦面店老板本人。线索是荞麦面店老板娘和旧书店老板娘身上都有类似的伤痕。由此明智推断出,荞麦面店老板是个虐待狂,而刚好旁边的旧书店老板娘是个被虐狂,二人一拍即合。不想那一晚二人却意外发生惨剧。

因此虽然荞麦面店老板是凶手,但却非故意为之。当“我”去他家打听是否有人借用过厕所时,他便杜撰出这么一号人物,来混淆是非。

以上是明智的推理,但却没有直接证据,因此没有告诉警方。就在这个时候,有人送来报纸,打开一看,是荞麦面店老板去自首的消息……。

总结

这是乱步早期的代表作,诚然从今天看来小说中的情节多少显得不自然,但从20世纪20年代那个时间考虑的话,肯定不失为一篇逻辑色彩十分浓厚的作品。

电灯、伤痕、矛盾的目击者带来了一系列事前线索,“我”基于此给出了一种似乎合乎逻辑的推理。从读者的角度看应该找不到什么破绽,特别地还要为黑白相间衣服的推理叫好,而且“明智就是凶手”的结论也足够令人震撼。

相比之下,明智的解释确实更现实,也少了许多趣味。特别是关于两个学生观察缪误的结论、电灯钨丝的断裂,以及从心理学对荞麦面店老板的套话,都是读者无法获取的信息,显得不够公平,让人感觉乱步最后在糊弄读者。

如今,在范式十分浓重的推理小说上,几乎可以说,只要看到有身体伤痕的字眼,就一定会联想到虐待。不知道是否受爱伦·坡的影响之深,乱步的许多作品都有强烈的变态心理刻画。

除此之外,《D坂杀人事件》中一小段明智的心理学方法,估计也是后面《心理测试》一文的启蒙吧。

我看完这一篇的感受,就像看了一部《名侦探柯南》动画片,可见日本推理文化的一脉相承。

(文中大部分图片采用AI生成)